用互联网思维训练营销团队,年轻人Hi了! | ![]() |
做过管理的人都知道,企业里面什么团队最难管?营销团队。
什么样的营销团队最难管?主力军是8090后的年轻队伍。
他们个性解放、忠于自我、说话直接,不过多考虑别人的心理感受,不绕喜欢弯弯绕绕,觉得藏着掖着一点都不酷。
他们质疑权威、不相信意见领袖,在年轻人眼里,自己就是意见领袖。
他们兴趣导向,不爱听的话爱听不听,不爱做的事做得心不甘情不愿。
他们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内心极度渴望在团队中找到存在感、突出自己的价值感。
他们看起来内心很强大、很自恋,但其实内心也有自卑的一面,好面子的程度其实并不亚于6070们。
他们也需要得到鼓励和认同,也很在乎上司、同事的认可与好评,否则也会无节制地陷入自我否定的境地。
同时,他们还年轻,刚到公司不久,踏入职场的时间还比较有限。他们还需要大量的学习、训练与成长,才能胜任本职工作,做出业绩、创造价值。
对于一群这样的年轻销售人员,该怎么去训练他们呢?这是目前企业界普遍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训练方式,注重“一言堂”,老师在上面讲,学员在下面听。
吸收了多少?不知道。消化了没有?不知道。能把多少知识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知道。训练的效果,不得而知。
笔者在为企业客户提供营销UED娱乐平台服务过程中,针对年轻销售队伍的训练,开创了一套全新理念——以互联网思维训练营销团队,颠覆传统培训。
一、参与感
雷布斯在演讲小米手机的互联网思维时,总结出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在笔者看来,这是拿来忽悠人的。
小米手机真正的竞争力,源自三个字——参与感。让粉丝参与产品开发,把粉丝变成产品体验员、变成不发工资的产品优化经理和口碑传播经理,这才是关键所在。
训练年轻营销团队,笔者也特别提倡“参与感”——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表达、人人互动、人人落地。
这样才能达到思想传递、经验传输、问题解决的效果。
怎么操作?
第一,老师布置一个课题,学员自己去思考、研究,自己制作课件,结合自己的日常业务工作,总结自己的问题、困惑、心得、收获,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第二,主讲人分享完后,大家逐一说体会、讲感受、谈收获,在思想碰撞中共同提升。
第三,老师站在更高的层面,给大家做点评,不当之处给予纠偏,行之有效之处加以肯定、褒奖、鼓励,升华大家的思想,细化行动计划指引。
第四,所有参与训练的人,不是下课了就完事了,每个人回去写一份学习心得,针对所学内容,结合接下来自己要干的具体工作,写出行动计划,做到学以致用。
活动 名称 | 结构化 营销 | 活动 日期 | 4月1日 |
---|---|---|---|
姓名: | 部门: | ||
1、本次活动对我的启发有哪些? 学到了什么? | |||
2、活动中我创造了什么价值? 提了了哪些建设性意见/建议/思想? | |||
3、活动后结合自己的销售工作,我会做哪些行动改进,做到学以致用?(例举具体的销售项目,制定行动计划) | |||
导师点评 |
第五,老师给每个人的作业进行一对一点评、答疑,进一步夯实学习成果,进一步促进落地,形成闭环。
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基于几点考虑:
1、自己的经历最深刻,自己的孩子才最亲。老师的知识再丰富、经验再厚实,那也是老师自己用眼睛看、用手做、用脑袋思考总结出来的,那是老师的东西,不是团队成员的。而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总结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体会才深刻。老师的东西100分,到他们脑袋里可能打了半折,落到行动上又打了半折。他们自己的思考哪怕只有50分,听团队成员和老师点评、碰撞后,可能涨到了70分。
2、因材施教。反映团队真实的能力水平,这样更有利于老师针对性地做出辅导,尤其是在一对一的点评中。
3、更能落地。立足现实的业务工作,结合实际问题,思考、探讨解决措施,即学即用。
4、最主要的是,有差距才愿学习。你老师讲得再好,他态度不好,听不进;或者听进去了,听不懂也是白搭。现在让他自己讲,老师再做点评,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还有多长的路要走,这样才能真正调动起他的学习成长欲,才愿意主动学、主动想,才能达到训练的效果。
二、仪式感
年轻人在一起学习,形式和内容一样重要。一定要好玩,氛围有趣,寓教于乐。
要把现场气氛调动起来,最好把学员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去PK。既然是PK,那就得排出个优劣顺序来,奖优罚劣。奖什么、罚什么才好玩、才有趣呢?
讲得好的,有思想深度、能给人启发、能落地实施的,奖励一个金杯。
最后一名,奖个金猪储钱罐。小猪猪,你懂的!除了这个,还有两层含义:一是它的肚子是空的,告诉你要空杯,别太把面子当回事;二是它的脑袋里有条缝,可以往里面装财富(知识就是最大的财富)。
把仪式感做足。让该有面子的人有面子,让该没面子的人不那么没面子。活跃了气氛,化解了尴尬,好玩的同时,起到了激励的效果。
除此之外,对于写得好的作业:一是发表到公司报上,把有价值的东西传播出去,让全员学习;二是让公司一把手亲自给他写点评,以此鼓励。
团队训练,练大于训。
训是教育、训话,练是练手、练习。传统“训”的方式,只动动耳朵,对于年轻一代的销售队伍,已经慢慢地失去了效果。现在,一定要让他们自己“练”起来,人人参与,动脑、动手、动嘴巴;寓教于乐,知耻而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