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红绿灯管控 | ![]() |
红绿灯管控就是通过三种色彩(红、黄、绿)对工作进度结果进行管控的一种管理工具。
红色:超过规定时间没有按规定要求、标准完成工作任务。
黄色:规定时间的进度(起止时间),表明进展中。
绿色:已按规定要求、标准完成该项工作任务。
红绿灯管控系统是一种跟踪过程与结果的视觉管理模式,广泛运用于重点计划管理、项目进度管理、会议决议管理、费用预算管理、关键事件管理中。
案例:
公司在一次周例会上做出一个决议,要求人力资源部张总监在4月30日前完成《公司员工公务车辆管理规定》的拟订与颁布。这个决议由会议秘书写入“部门总监级行政例会决议管控表”,并用红绿灯进行管控。
假设到了4月30日这周的行政例会,会议秘书在正式会前先行打开决议管控表进行总结检视,发现张总监并没有完成这项工作,于是按规定挂上红灯。
当然,通常情况下,张总监会解释说:我在4月27日就将这份文件放在杨总经理的办公台了,只是一直未得到杨总的签批。这样的解释合理吗?
注意:我们在下达指令时要用“通过”,而不是“完成文件起草”。如果是后者,很多职业经理写完制度规定后交给上级,就当完成任务了,至于这份文件何时正式实施有效,就不会关心。
回到这个案例,会议秘书应如何答复张总监的解释呢?一般是这个套路:你可以解释,但结果是没有达到通过的标准,
红绿灯管控是一种重要的执行力检视考核工具。根据员工在规定的周期内(如季、年)的红灯与绿灯数量总计进行考核评价。
红绿灯般以“周”为挂灯周期,一项任务只要过了要求的时间没有究成,挂一个红灯,周后还没有完成,再挂一个、直至完成、挂上绿灯为止。这样只要未完成工作便可一直追溯,可防止某项工作延期挂完红灯后,责任人就不着急了,最后工作不了了之。
通常的考核评价包括:
(1)直接与奖罚挂钩。例如,每个红灯扣20元,每个绿灯奖励30元。
(2)评比奖励(以正激励为主)。例如,全季(年)红绿灯相冲减,以绿灯数进行排名,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有相应的奖励。对于绿灯数达到一个规定标准的也可适当给予奖励。
(3)与积分式进行扣钩。每个红灯扣20~50分(可分A、B、C三档),每个绿灯奖30~80分,然后合并计入个人总积分。
当然,在实施红绿灯管控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建立适当的考核激励;
(2)设计红绿灯管控结果的考核计算,与公司考核联系关联;
(3)安排做红绿灯管控的人员及设计表格;
(4)确定这项工作的推动者,并带头做到;
(5)从会议或项目开始试行;
(6)宣扬“红灯耻,绿灯荣”等之类的执行力文化;
(7)设立“提升项目组”或类似组织对超红灯事件进行跟踪管控。
在实际运用中,红绿灯与横道图经常相互搭配使用,发挥各自的价值:红绿灯主要对结果进行色彩管控。横道图主要对进度进行跟踪检视。一个重过程,一个管结果,形成互补,令责任、标准、计划、进度等更加清晰,具有很高的实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