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小白看这里! | ![]() |
又到了一年的招聘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有749万的应届毕业生要从学校走向社会,将会来到一个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地方——职场,在这里笔者跟大家分享一些职场干货,希望可以帮助应届生们迅速脱“白”,融入职场,快速成长。
首当其冲的一条原则就是数据化,中国在传统上就有一种差不多文化,胡适先生有一篇传记题材寓言——《差不多先生传》,讲的就是一位“差不多先生”此人凡事不求精确,只要差不多就行,最终错把牛医汪大夫当作王大夫,导致误诊而一命呜呼。看文章觉得他可笑之极,但我们日常工作却充满了类似的行为。
“上个月的工作任务完成得差不多了”,“本周公司网站的浏览量还不错”,“昨天在商场做的推广活动效果挺好的”这些话是不是都很熟悉,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没有数据,都是定性的描述。这样的工作汇报对你的上司来说毫无意义,十项工作完成八项谦虚点说是完成得差不多了,完成两项怕挨骂也可以说成是差不多了,他们都很讨厌这样的回答,模棱两可,听完了以后还是不知道你的工作到底完成得怎么样了,完全是浪费时间,唯一的作用就是让他知道你办事不靠谱。
一份数据化的工作汇报应该把上个月有多少项工作,完成了多少,还有哪些没有完成,何时才能完成,这些数据一一列出来。这样你的上级就对你的工作情况和后续安排都一目了然了。
数据化的沟通方式能够大大降低沟通成本,还能反应出一些表面看不出来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帮你更加清楚认识自己的工作情况,合理安排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就不要再做“差不多先生”,养成一切都拿数据说话的习惯,把它当做你职业化进程的第一步。
老板第一次分配工作任务给我的时候就谈到了闭环原则,我还记得当时的原话是这样的“我安排给你的所有工作都不会讲第二遍,要懂得闭环。闭环的结果只有两种,一是你完成了工作,二是我取消了这项任务。”
在这里提醒职场小白们,一定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以为老板安排给你的某些工作没有再次提起就认为他忘记了,这项工作就可以不要做了。老板之所以能当老板必然会事事留心,你的工作完成得怎么样他心里肯定会有本账。
在具备工作闭环的素养之前建议职场小白们把每天的工作任务都记录下来,每天花上二十分钟梳理一下每项任务的进展,划去已完成的。分析一下未完成的原因,思考一下如何解决,制定一个完成该项工作的计划,设立一个截至日期,多给自己一些压力。如果工作遇到了困难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就要及时跟老板沟通,让他知道你一直在办这件事,千万不能就此停下了,要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出现上述的两种结果。
所谓结果导向就是站在结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结果是一个客观事实,只有yes和no的区别。在结果导向中,结果被视为过程的总结,结果可以完全代表过程。
这一条是笔者在刚入职场最不适应的一条。以前在学校到了考试的时候老师会给你划重点,写论文的时候导师会给你提供大纲和参考文献,学校有平台你可以免费下载资料。但是到了职场,老板给你的可能就是五个字“拿下这个单”,他也许不会跟你说要去找谁,也不会跟你说用什么方法,他只看最后的结果。这一点会让很多职场新人感到很委屈,有的时候可能就是因为行业大环境不好,市场萎缩了,有的时候可能公司的产品真的比不过人家的,但现代商业社会就是这么一个只看结果的残酷世界,拿不出好的结果就没办法生存。
你要慢慢的适应这个以结果说话的社会环境,一切工作要以目标为原则,以完成结果为标准,不要找借口,更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放弃,你一旦放弃结果,公司就会放弃你。在目标面前老板是不会有太多体谅和同情的,因为如果所有员工的工作都没有结果,公司就要倒闭,你还以再去找份工作,但你的老板可能会因此负债累累,这辈子都不会东山再起的机会了,这个时候也同样没有人会体谅和同情他。
所以从现在开始少跟自己说“我做不到!”,多问问自己“怎么样才能做到!”,以结果为导向,以目标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