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像“达康书记”一样带队伍!

最近《人民的名义》火到令人发指,打开电视是《人民的名义》,打开门户网站是《人民的名义》,打开朋友圈还是《人民的名义》。就连坐在食堂的餐桌上,大家张口闭口都是什么“达康书记、育良书记”,你要是没看过《人民的名义》,就只能乖乖地低着头吃饭。

为了以后在吃饭的时候能跟小姑凉们搭上几句话,笔者也开始偷偷追起这部剧来。

刚看了几集就被达康书记所深深地吸引,他的正以无私,他的耿直纯真,还有他追求“GDP”时的执着,可谓是瞬间秒杀所有小鲜肉,击败一票老戏骨,一时间我都无法自拔了,但慢慢的我发现这位领导虽然GPD搞得很6,但是队伍却带得不好,甚至可以用很失败来形容。

剧中达康书记当过丁义珍、孙连城、赵东来、易学习(虽然易学习名义上是他的领导,但易学习自己都说了当时大家都听李达康的)、王大路、还有一名不知名的贪官副市长的领导。(目前笔者只看了前34集,全文就前34集的剧情评论)其中赵东来、易学习和王大路都是正派人物,真正德才配位的却只有赵东来一人,其他人任用上的失误虽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但达康书记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来看看达康书记带队伍时有哪些问题。

只跟下属谈工作,不跟下属做朋友

易学习说达康书记这个人很孤僻,生活中几乎没有朋友。唯一能说几句心里话的只有王大路,但两人早就没有了工作关系。他老婆欧阳菁说他眼里只有工作,的确在达康书记眼里连工作伙伴都没有,只有工作。那位达康书记的“化身”丁义珍副市长一出场就是一副油头粉面的样子,腰间一条大LV皮带,接受众人的吹捧,你要说他不是贪官,连三岁小孩都不信。其实数年前达康书记就有一位副手因贪腐落马,但并没有引起他对用人问题的重视。以达康书记的眼力劲,但凡能跟这些个下属聊几句天,谈几句心,我就不信看不出这些人已经从根上就腐败掉了。

个人成长快,忽视了团队其他成员成长

达康书记从偏远山区开始主政,走到哪里都是政绩最优秀的那一个,一路飙升至省委常委,可谓是汉东政坛小火箭,个人发展很快。

然而他的团队成员怎么样呢?我们不谈那些腐败分子,就说说那个光明区区长孙连城。在丁义珍出逃后,达康书记就委任他做光明峰项目的总指挥。能够在危急时刻被派去救火,肯定是领导信任的人。但是这位“心怀宇宙”的区长大人后来又干了些什么呢?新大风厂创业的工业用地需求,老领导找上门来了,都一拖再拖不解决;一个小小的信访办窗口过矮的问题被自己的顶头上司痛骂了两次都不知悔改,他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闲官、懒官、庸官,碌碌无为,不思进取。每天掐表上下班,一刻都不耽误,他从来不贪污,但也从来不干事,一门心思研究天文学,江湖上得了一个“心怀宇宙孙连城”的名号。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是古人对推举人才时,秉公无私的形容。前面这一句达康书记做得很好,侯亮平抓了他老婆,他在沙书记面前对侯亮平也是赞赏有加。但是易学习这么优秀的基层干部,又跟他这么熟,达康书记却从来没有向组织推荐过他,把“老领导”撇的远远的。沙书记在一次大会上就易学习的事情狠狠地批评了他过分的爱惜自己的政治羽衣,生怕因为这层关系,被人抓小辫子,被人说提拔自己的老熟人。

“达康书记”的这些问题其实一些企业领导也有,很多企业家自创业以来一直很注重自身的提高,繁忙工作之余不忘读书学习,结交高层朋友交流经营心得,认知水平不断提升,一步步把企业带向上市,但是在敲钟之前猛然回头一看,发现创业时期的小伙伴不见了,他们被远远的落在了后面。这些创业期的小伙伴有的成了“丁义珍”仗着自己是创业元老欺上瞒下,把公司搞得乌烟瘴气。有的成了“孙连城”个人能力一般,因资格老而身居要职,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企业发展很快,企业家们的认知也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总感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于是聘用了一批职业经理人放在重要岗位上,这样一批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却“官商”偏低的“易学习”就出来了。

对于一家企业来讲,团队的成长和业务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的,有时候团队成长会更加重要。这就要求企业家们及时清除队伍中的“丁义珍”,绝不能姑息;时刻鞭策“孙连城”,可以给他们提升的机会,但是如果依旧不求上进,就调整岗位吧,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易学习”是组织中的千里马,他们不会主动要求升职,需要领导们有一双伯乐的慧眼,多多提携和培养,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让他们既发挥自己的才干,又作为后辈的榜样,帮助团队成长。


相关资讯 Related news
打开视频会议的正确姿势
  • 打开视频会议的正确姿势
  • 疫情期间很多公司都无法来到办公室正常上班,选择了在家远程办公的方式,然后通过视频
当心!直播、短视频正让你的社会竞争力流失!
  • 当心!直播、短视频正让你的社会竞争力流失!
  • 最近的两件事让我更加了解了直播、短视频行业,也真真切切地感受了这个行业的厉害。一
孙行健:幸福地当老板的三个必要条件
  • 孙行健:幸福地当老板的三个必要条件
  • 很多人当老板当得纠结,是因为没有遵循当老板的客观规律。当好老板有三个必要条件,第
小企业要不要招应届生
  • 小企业要不要招应届生
  • 如果小型企业有一定的培养能力,那么选择应届生一定会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