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F跟KPI相比有何独特价值? | ![]() |
KSF 又称为“关键成功因子”(key successful factors).是指决定岗位价值的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关键性指标。决定岗位成就的只有少数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具有规律性、决定性、成长性、关联系等特点,每一个因素代表一份特定价值,并与员工薪酬、晋升、奖励相关,聚焦这些因素,并视其为核心目标。在定义上,KSF其实与KPI基本一致;但在操作上,KSF 与KPI则有根本性的差别。
KSF 是给员工一份加薪计划,给企业一套改善业绩的方案。它不单边给员工强压目标、任务,更强调给员工加激励加动力。不让员工只为公司而工作,更希望员工为自己而努力,员工收入不是公司给的而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最终实现员工利益与企业效益高度黏合,目标一致,利益趋同。
1
KSF有何独特价值?
KSF通过实现“六个转化”,为企业与员工创造超价值:
(1)将企业目标转化为员工目标;
(2)将企业要员工做到转化为员工自己要做到;。
(3)将笼统的职责转化为清晰的价值;
(4)将对立的利益冲突转化为协作的做大共赢;
(5)将管理层或团队的责任转化为所有员工的共同责任;
(6)将员工为企业或他人而做转化为员工首先为自己而做。
对于正在做绩效管理的企业,KSF 比KPI更注重老板与员工的利益平衡,容易被员工接纳。对于还没有做绩效管理的企业,KSF 既是一份加薪计划,同时又是一个快速改善企业绩效的系统方案。对于还在用固定薪酬模式的企业,KSF 可以打破传统薪酬的刚性痼疾,构建激励性、增长性、全融合的薪酬绩效。
2
快效是KSF的核心
传统绩效考核模式存在一定的管理滞后性,通常要在实施后的半年甚至一年后才能看到明显效果,而且这个效果可能只存留于管理改善,还不直接促进经营优化、利润增长。所以,在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后,面对起效慢、效果不显著、无法持续优化等先天缺陷,很多企业会选择不推行或者半途而废。
但是KSF强调两点:
(1)直接面对员工的薪酬,而且与大部分薪酬相关,因此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必须快速执行到位,提高自己的收入。
(2)直接面对经营成果,通过产值化与价值化,大力促进经营成果的改善,而且只有经营成果得到改善,员工才能获得更多收入。
正是由于 KSF抓住这两个要点,无论是企业主还是员工,都期待业绩优化、收入提高,而且是快效实现。每位员工都有一个共同的期望:工资收人持续增长。但如何才能实现?
高收入是不是一年一年地单一往上拔出来的?
显然,这种传统的拔高方式,不仅不利于员工收入的持续增长,而且伤害企业的竞争能力、盈利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
KSF 与PPV通过“价值分割、薪酬分块”,不断扩展岗位与员工的价值点、收入通道,让员工从更多地方获取收入。收入来源多了,收入自然就会高!